來源: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:2022-04-01 09:44:52
集團“三會”明確了大力推進煤炭綠色智能開采的發展方向,在談及智能化建設時多次提到高河能源,集團對高河能源示范引領作用的發展定位,為加快推進智能化礦井建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。高河能源堅持數智引領、綠色發展、用人最少、效益最好,將綠色智能作為強礦之路,為礦井的發展指明了“航向”、注入了信心。
近年來,高河能源不斷擦亮“先進智能”“創新綠色”的底色,智能化建設提檔加速,率先建成了綠色智能充填開采示范基地,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穩固和卓有成效。尤其是今年以來,高河能源全面開啟了建成國家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新征程,著力打造智能化深度融合與應用體系工程,企業內驅力、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。
穩扎穩打嘗到智能化“甜頭”
2020年高河能源被山西省確定為10個智能化礦井之一;被國家能源局、安全監察局確定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;同年,E2308智能化工作面順利通過專家驗收,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通過“在線監測、一鍵啟停、順序啟?!钡裙δ?,實現了“以自動控制為主,遠程干預為輔”的自動化生產模式。
2021年高河能源完成了MOS智能管控平臺、礦井精確定位管理系統、井下萬兆工業以太環網等基礎信息系統建設;實現了主運輸、主排水、主壓風以及多個井下變電所的無人值守;建成了E2311第二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經省級專家評定達到了中級水平;建成了E1309首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,經省級專家評定達到了初級水平;建成了集團首個智能配件倉儲平臺,僅需要一塊小小屏幕控制,就可以將所需配件在3分鐘內通過智能倉儲機器人和傳送帶運輸到取貨點。
“三年三步走”,步步為“贏”。近日,根據集團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“新戰略”,高河能源繪就了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建設“藍圖”。
2022年是強基立標年,通過省級、國家級綠色智能示范礦井驗收,以全方位推動綠色智能采掘、固定崗位無人化為突破點,全面提速煤礦綠色智能建設步伐;2023年是鞏固提升年,全礦實現智能化生產,所有固定崗位實現地面遠程集控,井下生產作業人員達到行業要求,建成常態化智能化采掘工作面,實現煤礦經營、安全、現場管理數字化;2024年是全面建成年,建成集5G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虛擬應用等于一體的智能化建設體系,奠定綠色智能開采在行業的領先地位。
智能化在提質促效上成效明顯。比如,智能綜采工作面使原煤產量提高了25%,當班作業人數由24人減少到12人,設備節能10%以上,故障率降低25%。
智能化把員工從艱苦的工作環境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,最大程度實現“無人則安、人少則安”。比如,智能化防塵使掘進工作面防塵效果達到最佳,經過監測,W2303回風工作面全塵和呼吸性粉塵降塵率達65%,防塵效果大幅提升,為井下掘進工作面員工營造了舒適安全的作業環境。
步履堅實 接過智能化“接力棒”
“智慧礦山操作MOS系統架構和基礎服務升級完成;智能管控一張圖模塊功能、導航樣式、數據填充等建設完成90%……”高河能源自動化部張浩每日都會對智能化建設情況進行匯總和通報。
智能化兜好底,內涵發展有底氣。今年“山西高河能源智能化礦井項目”列入山西2022年省級重點工程新基建項目。高河能源同步加速推進了12個智能化建設項目,包括云數據中心、5G+“一張網”融合通訊平臺、智能管控平臺、供電裝備系統智能化改造等。
3月春和景明,惠風和暢。高河能源中央、小莊、鮑村、酒村四個通風機房的遠程集控無人值守改造接近尾聲,主通風機實現三遙即遙控、遙測、遙信,“一鍵啟?!?、“一鍵反風”、“自動倒機”以及無人值守、智能巡檢、遠程監控監測等功能,顯著提高了通風系統安全可控度,縮短了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置時間。
智能化礦山“大腦”向“需”升級。智能管控平臺向下實現智能、全面感知數據的融合,向上為智能礦山調度、指揮、決策及APP開發提供服務,為感知數據與智能應用之間建立了融合橋梁?!耙粡垐D”系統將礦井所有圖紙進行存儲,實現地質、測量、通風等礦井各專業信息統一管理和動態更新。
5G融合通信平臺擴容,可以滿足井下通信、環境監測、設備監控、故障預警、遠程控制需求,同時為變電所無人值守系統、主皮帶視頻巡檢等系統提供可靠無線傳輸網絡,實現設備的高度復用,避免系統的重復建設,提高傳輸設備利用率。MEC邊緣云平臺擁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與分發能力,比如,通過對安全生產的重點環節進行監督監控,實現對生產中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治理,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進行預測預警,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。
目前,高河能源正在大數據和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努力實現對供應端、生產端、市場端、人力資源端的全過程、全方位、全體系的即時管控和價值創造,將過程、監控、改進、提升均納入時間管理、時間管控,把企業提質增效推向一個新高度。
機電部部長張凱全程參與了機電系統智能化改造過程,他告訴記者:“我們成立了專門工作組,細化了責任,注重統籌協調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每日對項目推進情況動態監測,嚴把工程質量關,嚴守安全生產底線,破解了建設中的難點問題?!?/p>
“智能化項目建設加速度的背后,凝結了我們的汗水與付出,云數據建設時,為了不干擾大家辦公,我們都是晚上開工。為了趕進度,我們跟各部門進行溝通協調,自己拖電纜、布線,忙的跟陀螺一樣,眼睛熬紅了,身體熬病了,但是我們覺得一切都是有意義的,能為智能化礦山建設竭盡全力拼一場,值得!”自動化部張浩告訴記者。
“受疫情影響,部分設備無法及時到貨,外省的廠家技術人員到不了礦,為了確保進度,我們要求廠家技術人員從年初就住在礦上晝夜奮戰拼搶,同時,積極根據各地疫情措施,采取應對方法,比如設備運輸繞過高風險區,全力確保工程如期完工?!睆埡普f。
項目建設質量、安全和進度同步進行。據張浩介紹,對智能化建設項目精細化管控,每個設備和光纖電纜、每道工序等細節都要嚴格把控,確保高標準、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。
(文 韓?。?/p>
責任編輯:郝佳麗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